咸宁通城县博物馆攻略

2025-02-23

一、走进通城县博物馆

踏入通城县博物馆,仿佛踏入了一条时光回廊,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这座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银山文化艺术中心北侧一楼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于 2021 年 7 月新馆开馆,建筑面积达 4082 平方米 ,常设展厅 2540 平方米,宛如一座知识的宝库,静静诉说着通城的往昔岁月。

博物馆以 “隽水通城・人杰器方” 为主题,通过文字、图片和近 3000 件文物,从历史、文物、古迹、名人、战争、民俗等六个方面八个展区,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了通城县的历史和文化,让每一位来访者都能深入领略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二、历史的沉淀:从过去到现在

通城县博物馆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 1985 年建馆之时 ,那时它便肩负起守护通城历史文化遗产的重任。在随后的发展历程中,2010 年 8 月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博物馆迁入县体委大楼,并开始对外免费开放,让更多人有机会走进这座知识的殿堂,近距离接触历史文物,感受通城的历史底蕴。

到了 2021 年 7 月,通城县博物馆迎来了新的蜕变,新馆在银山文化艺术中心北侧一楼建成开放。新馆的建成,标志着通城县馆藏文物和藏品保存环境标准化建设迈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从最初的创立到如今的现代化新馆,通城县博物馆的每一次变迁,都见证着通城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与坚持。

在传承当地历史文化方面,通城县博物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馆内丰富的文物和详实的史料,为研究通城的历史、文化、民俗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无论是新石器时代的石器,还是唐宋时期的陶瓷,亦或是明清时期的书画,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通城不同历史时期的记忆,它们是通城历史发展的见证者,也是通城人民智慧的结晶。

博物馆通过举办各类展览和教育活动,将通城的历史文化传播给更广泛的人群。从学生到普通市民,从本地居民到外地游客,每一位走进博物馆的人,都能在参观过程中,深入了解通城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和民俗风情,从而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通城县博物馆就像一座历史的灯塔,照亮着人们对过去的探索之路,让通城的历史文化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三、特色亮点:馆内的宝藏世界

(一)丰富的文物收藏

通城县博物馆共有馆藏品 2485 件(套) ,每一件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是通城历史文化的生动见证。其中,元代统军元帅府印和唐代漆钵这两件一级文物尤为引人注目。

元代统军元帅府印,重 1.5 公斤,印面外圆内方,四廓对称阳刻云纹,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雕刻工艺,展现了元代高超的铸造技术。印背手柄左侧刻着 “中书礼部治平四年月日给”,这方印见证了元末农民起义时期南方红巾军的重要历史,对研究当时的军事制度和政治格局具有极高的价值 。

唐代漆钵,做工细腻,上漆精致,体现了唐代漆器制作工艺的高超水平。在唐代,漆器制作达到了鼎盛时期,漆制品式样繁多、种类齐全。这只漆钵不仅是一件实用的器具,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反映了唐代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特色。它的存在,让我们得以一窥千年前唐代的繁华与精致。

除了这两件珍贵的一级文物,馆内还陈列着从新石器时代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各类文物,如石器、青铜器、铁器、陶瓷、金银器、玉器、钱币等。这些文物跨越了数千年的历史长河,它们的材质、造型、纹饰等,都为我们研究通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例如,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展现了远古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唐宋时期的陶瓷,反映了当时的制瓷工艺和审美风格;明清时期的书画,则体现了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成就。每一件文物都有其独特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解读。

(二)独特的展览布局

博物馆以 “隽水通城・人杰器方” 为主题,按照历史、文物、古迹、名人、战争、民俗六个板块展开,通过文字、图片和近 3000 件文物,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了通城的历史文化。

在历史板块,通过图文、灯光、影音等方式,从整体上介绍了通城的历史沿革、重大事件、地形地貌及风景物产等,让游客对通城的历史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文物板块是所有展厅中面积最大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布展面积达 600 平方米,陈列展示了通城从新石器时代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各类文物,通过 “以物证史” 诠释了通城的历史文化精华所在。古迹板块主要展示散布在通城城乡的各类古民居、古桥、古遗址、古墓葬等不可移动文物,它们共同诉说着时代的变迁,揭示古今通城的文化脉络。

名人板块展示了通城历史上具有一定影响,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一定贡献的古代人物、近代人物和现代人物,他们是通城的历史文化延续,塑造了通城的文化个性。战争板块通过图文展示、文物实物、场景还原等手段,系统地、全景地展示了通城人民为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所作出的贡献,让人们铭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民俗板块展现着通城境内的民风民俗、民族宗教、语言文字、美术音乐等,还展现了通城作为古瑶发源地的历史、传说以及瑶族风情风俗,让游客感受到通城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三)浓厚的文化氛围

通城县博物馆的建筑风格与内部装饰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步入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型浮雕群山墙,展示了通城多山的特点,旁边伴有描绘本地传统民居样式的瓦灰色建筑剪影,让人仿佛置身于通城的山水之间,感受到浓郁的地方特色。

序厅通过对各厅展示内容关键词的提取,结合通城八景、当地地理地貌等元素进行艺术创作,用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主题墙面展示,让各厅的主体内容一览无余,为游客开启了一场充满期待的历史文化之旅。

在展览展示方面,博物馆采用了多种手段,让游客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通城的历史文化。通过场景还原,如重现古代的生活场景、战争场景等,让游客穿越时空,亲身体验历史的变迁。多媒体展示也是博物馆的一大特色,利用视频、音频、互动屏幕等现代技术,生动地展示文物背后的故事和历史文化知识,使游客在参观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通城的历史文化内涵。例如,在介绍通城的历史重大事件时,通过播放相关的历史影像资料,让游客仿佛亲眼目睹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展示通城的民俗文化时,通过互动屏幕,游客可以亲自参与一些民俗活动的体验,增强了参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四、地理位置:便捷的文化之旅

通城县博物馆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银山文化艺术中心北侧一楼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都能轻松抵达这座知识的殿堂。

对于自驾的游客来说,可通过导航软件直接搜索 “通城县博物馆”,按照导航提示行驶即可。博物馆周边设有停车场,方便游客停车。如果您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在城内可乘坐 6 路公交车,直达博物馆 ,让您的出行更加绿色、环保。

从周边环境来看,博物馆所在的银山文化艺术中心,周边配套设施完善,有餐饮、购物等场所,为游客提供了便利。在参观完博物馆后,您可以在附近的餐厅品尝通城的特色美食,如麦市干子、甑蒸糕等,感受通城的饮食文化;也可以在周边的商店购买一些通城的特色纪念品,如木雕、竹雕等,将通城的美好回忆带回家。

五、适合人群:各有所爱,皆有所得

(一)历史爱好者

对于历史爱好者而言,通城县博物馆无疑是一座知识的宝库,散发着无尽的魅力。馆内丰富的文物收藏和详实的历史资料,能满足他们对历史深度探索的渴望。从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到唐宋时期的陶瓷,再到明清时期的书画,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通城不同历史时期的记忆,是历史的见证者。

在参观过程中,历史爱好者可以通过文物的细节,如材质、造型、纹饰等,深入研究通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情况。例如,在 “藏礼于器” 展厅,陈列着通城从新石器时代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各类文物,历史爱好者可以在这里仔细观察陶豆、陶鼎、陶罐等文物,了解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在 “血沃乡土” 展厅,通过观看文物实物和场景还原,他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通城人民在历史上为民族独立和解放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二)学生群体

博物馆是学生们拓宽知识面、增强对家乡历史文化了解和认同感的重要教育基地。通城县博物馆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依托,联合全县中小学不定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通过观看文物、图片和多媒体展示,直观地了解通城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和民俗风情,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的历史文物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历史课本中关于古代文明的内容时,学生们可以在博物馆中看到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等文物,亲眼目睹古代人类的智慧结晶,从而更好地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

此外,博物馆还会开展一些针对学生的教育活动,如讲座、研讨会、手工制作等,让学生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例如,博物馆利用陶艺体验区给中小学生教授手工制陶的工艺,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体会制陶乐趣,了解传统陶艺文化的魅力。

(三)亲子家庭

通城县博物馆为亲子家庭提供了一个优质的互动场所,在这里,家长和孩子可以共同度过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时光。博物馆丰富的展品和多样的展示方式,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家长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孩子观察文物、了解历史,培养孩子对知识的热爱。

在参观过程中,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展品背后的故事,解答孩子的疑问,增进亲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而博物馆的陶艺体验区更是亲子互动的绝佳选择,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动手制作陶器,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让孩子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亲子共同参与的活动,不仅能让孩子学到知识,还能增强亲子关系,为家庭留下美好的回忆。

(四)游客

对于来通城旅游的游客来说,通城县博物馆是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参观博物馆,游客可以在短时间内对通城的历史发展、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丰富自己的旅行体验。

在博物馆里,游客可以看到通城独特的历史文物,如元代统军元帅府印和唐代漆钵,了解它们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价值;还可以通过展览展示,了解通城的历史沿革、重大事件以及民俗文化,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例如,在 “楚风瑶韵” 展厅,游客可以领略到通城作为古瑶发源地的历史、传说以及瑶族风情风俗,体验到与自己家乡不同的文化氛围。参观完博物馆后,游客再去游览通城的其他景点,会有更深的感悟和理解,让整个旅行更加丰富多彩。

六、游玩注意事项:畅游无忧

(一)开放时间

通城县博物馆的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 9:00-17:00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游客在计划参观行程时,请务必注意开放时间,避免因时间安排不当而无法参观。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游客较多,建议提前规划好出行时间,提前到达博物馆,以便有充足的时间停车和排队进入。

(二)参观规则

为了维护良好的参观秩序和文物安全,游客需严格遵守博物馆内的参观规则。严禁触摸文物,以免对文物造成损坏;保持安静,避免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游客的参观体验;馆内禁止吸烟、饮食,共同维护馆内的整洁环境;同时,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博物馆。

(三)讲解服务

博物馆提供多种讲解服务,帮助游客更好地理解展览内容。如果您希望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和历史文化知识,可以聘请人工讲解员,他们经过专业培训,能够生动、详细地为您讲解每一件文物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和相关故事 。此外,博物馆还提供语音导览服务,您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租用语音导览设备,随时随地获取文物的讲解信息,根据自己的节奏和兴趣进行参观。

(四)周边设施

博物馆周边的餐饮、购物等设施较为完善,为游客提供了便利。在参观之余,您可以在周边的餐厅品尝通城的特色美食。比如通城的麦市干子,口感劲道,豆香浓郁,是当地极具代表性的小吃;甑蒸糕也是通城的传统美食,香甜软糯,入口即化,值得一试。周边还有一些特色商店,您可以购买到通城的特色纪念品,如精美的木雕、竹雕工艺品,这些纪念品不仅具有收藏价值,还能让您将通城的美好回忆带回家。

七、结语:不虚此行的文化盛宴

通城县博物馆,这座承载着通城千年历史与文化的殿堂,以其丰富的文物收藏、独特的展览布局和浓厚的文化氛围,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在这里,元代统军元帅府印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唐代漆钵展现了古代工艺的精湛绝伦;八个展厅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展示了通城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和民俗风情,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通城的过去与现在。

无论是历史爱好者深入探寻历史的脉络,学生群体拓宽知识视野,亲子家庭共享温馨的学习时光,还是游客领略通城独特的风土人情,通城县博物馆都能满足您的需求,给您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果您渴望一场充满知识与乐趣的文化之旅,那么通城县博物馆绝对是您的不二之选。走进这座知识的宝库,让我们一起触摸历史的痕迹,感受文化的魅力,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收获满满的感动与启发 。期待您在通城县博物馆留下属于自己的美好回忆,开启一段难忘的文化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