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湖北咸宁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473号
2025-02-22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名字如璀璨星辰,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罗荣桓元帅,便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英雄。他的一生,是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不懈奋斗的一生。而在湖北咸宁,有一座承载着罗荣桓元帅早期革命记忆的纪念馆 —— 罗荣桓元帅早期革命纪念馆。这里,不仅是对元帅丰功伟绩的铭记,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等待着我们去翻开、去探索。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座纪念馆,穿越时空,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罗荣桓元帅早期革命纪念馆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塘湖镇荻田村黄氏宗祠内 。通城县地处鄂东南,是湖北的南大门,与湖南、江西两省接壤,素有 “三省通衢” 之称。而塘湖镇荻田村又处于通城县的重要位置,这里山水相依,自然风光秀丽,为革命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天然的掩护。周边的黄袍山更是地势险要,在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罗荣桓元帅当年在这里发动农民起义,也是看中了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群众基础。纪念馆所在的黄氏宗祠,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为砖木结构的古屋,分两层,二层为老式跑马木楼,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与革命历史的厚重感相得益彰。
自驾:如果您选择自驾出行,从咸宁市区出发,可先驶入 G56 杭瑞高速,在通城出口下高速。之后沿着通城大道前行,接着依次经过秀水大道、银山大道,再转入 353 国道,随后根据路牌指示进入 014 乡道和 002 乡道,最终便能顺利抵达罗荣桓元帅早期革命纪念馆。全程路况良好,道路标识清晰,大约需要 1.5 小时的车程,您可以尽情欣赏沿途的乡村风光。在行驶过程中,要注意遵守交通规则,特别是在乡道上,可能会有一些弯道和路口,需谨慎驾驶。
公交:对于选择公共交通的游客,可先前往通城县客运中心。在客运中心乘坐前往塘湖镇的班车,班车会直接将您送到塘湖镇。到达塘湖镇后,您可以选择打车或者乘坐当地的乡村公交前往荻田村的纪念馆。虽然公交出行可能会花费较多的时间,但却能让您更深入地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在乘坐班车时,记得提前了解班车的发车时间和班次,以免耽误行程。同时,在转乘乡村公交或打车时,要注意与司机沟通好目的地,确保准确到达。
1927 年,对于中国革命来说,是极为艰难的一年。大革命的失败,让白色恐怖如阴霾般笼罩着华夏大地。蒋介石、汪精卫等反革命势力相继发动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一时间,全国陷入了血雨腥风之中。据统计,从 1927 年 3 月到 1928 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人和进步群众多达 31 万多人,党员人数从大革命高潮时的近 6 万人锐减到 1 万多人 ,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1927 年 8 月 7 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这次会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时党的最主要任务。毛泽东在会议上首次提出了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的著名论断,为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
八七会议后,中共湖北省委积极响应,将全省划分为七个暴动区,其中鄂南成为重点区域。鄂南包括通城、通山、崇阳、蒲圻、咸宁、嘉鱼、武昌 7 县,而通城地处鄂东南,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与五县相邻,是 “湖北省南大门”,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在 1925 年,通城就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组织,有着良好的革命基础。此时,通城县委也在积极筹划如何实施武装暴动夺取政权,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在这里掀起。
1927 年 7 月,时年 25 岁的罗荣桓,还是武昌中山大学理学院的一名学生,刚刚转为共产党员不久,就肩负着党的重托,受命派往通城组织开展鄂南秋收暴动。罗荣桓到达通城后,迅速以省农协特派员的身份开展工作。他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在短时间内把原农民自卫军组织起来,并进行训练。为了增强农民自卫军的战斗力,他还从农民自卫军中挑选了 300 名精壮的农军骨干,配备 200 多支枪,组建了一支具有较强战斗力的农民自卫军。
当时,通城县城的敌人防守严密,县城没有国民党正规军,但有县、区保卫团和地主武装。五区团防局团总刘秀波十分狡猾,他将大部分兵力收缩到县城,城门日夜紧闭,加强巡逻和盘查,给农军攻城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罗荣桓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和通城县委书记汪玉棠等人一起,积极寻找破敌之策。恰在此时,原崇阳县民团改编而成的崇阳农军受国民党军压迫南下,由原崇阳团防局团总、共产党员叶重开带领来到通城。罗荣桓等人抓住这个机会,与叶重开秘密开会,研究制定了里应外合、智取通城县城的方案。
1927 年 8 月 20 日清晨,战斗打响。叶重开身穿军官服,率领 10 多名农民自卫军装扮的 “团丁”,押着一个农军装扮的 “犯人”,来到通城县城北门。他们以押送 “共党要犯” 为由,骗开了城门。入城后,叶重开等人迅速夺下守门团丁的枪,直奔县衙。与此同时,王武扬以 “商议要事” 为名,邀约刘秀波到县政府开会。当叶重开部到达县衙时,王武扬立即缴了刘秀波及其护兵的枪。埋伏在团防局附近的通城农军迅速行动,与城外赶来的通城、崇阳农民自卫军里应外合,全歼团防局,缴枪 200 余支,成功夺取了县城,将红旗插上了通城城头。
当天下午,王武扬在县城主持召开万人大会,宣布成立通(城)崇(阳)农民自卫军,罗荣桓担任自卫军党代表,代表党领导这支正规的农民武装。同时,大会还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 —— 通城县劳农政府,由朱春山任主席。通城县劳农政府成立后,积极领导全县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等土地革命运动,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然而,革命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通城起义的胜利,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慌。国民党 13 军及反动民团迅速向通城疯狂扑来,形势变得异常严峻。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罗荣桓和中共通城县委决定向江西修水转移,参加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9 月 4 日凌晨,罗荣桓、王武扬率通城、崇阳农民革命军 500 多人、携 400 多枪支开始转移。但在当晚宿营通城麦市镇时,遭到国民党军的夹击,人员被打散。最后,罗荣桓和叶重开率 100 余人拼力向东突围,到达修水后,编为江西省防军暂编第 1 师(前身是卢德铭领导的原国民革命军第 2 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备团)师部特务连,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后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 1 师第 1 团特务连,罗荣桓任党代表。此后,罗荣桓率部跟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开启了新的革命征程。
罗荣桓等发动的 “八二〇” 秋收暴动,在通城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此后,通城县相继建立了黄袍、岳姑两大苏区,其中黄袍苏区是通城县面积最大、时间最长的苏区,南起平江交界的黄龙山,北抵崇阳梓木港,东至修水白岭,西达岳阳边界建基山。在这里,先后建立过中共通城县委等 8 个县级组织,是湘鄂赣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纪念罗荣桓发动的 “八二〇” 秋收起义和黄袍苏区先烈,人们在黄袍荻田村建立了罗荣桓早期革命活动纪念馆。纪念馆位于通城县塘湖镇荻田村黄氏宗祠内,这里原本是为了纪念黄袍山黄姓先祖、北宋大才子黄庭坚而建的。宗祠为砖木结构的古屋,分两层,二层为老式跑马木楼,总建筑面积约 1000 多平方米。馆门内上方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上将钟期光亲题 “缅怀先烈 激励后人” 八个大字 ,馆内陈列着罗荣桓汉白玉雕像、老式花雕床、纺车、起义时用的枪、刀等实物,还展示了大量的文字、图片资料,对通城县人民的革命斗争史和部分革命烈士代表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它不仅是通城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更是人们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
罗荣桓元帅早期革命纪念馆依托黄氏宗祠而建,这座宗祠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它为砖木结构的古屋,沉稳而质朴,仿佛在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整体分为两层,二层是老式跑马木楼,这种建筑形式在当时极为常见,展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跑马木楼环绕四周,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布局,人们可以在楼上自由穿梭,俯瞰宗祠内部的景象。
纪念馆总建筑面积约 1000 多平方米,内部空间布局合理。走进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庭院,庭院地面由青砖铺就,历经岁月的磨砺,显得古朴而典雅。庭院两侧是陈列室,展示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和资料。正前方是主厅,这里是举行重要仪式和活动的地方,庄严肃穆。主厅内的布置简洁大方,中间摆放着罗荣桓元帅的雕像,周围悬挂着与他革命事迹相关的图片和文字介绍,让人一进入主厅就能感受到浓厚的革命氛围。
馆内的展品丰富多样,令人目不暇接。有罗荣桓汉白玉雕像,雕像栩栩如生,细腻地刻画了元帅的神态和气质,仿佛将人们带回到那个波澜壮阔的革命年代。老式花雕床、纺车等生活用具,让我们看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感受到了历史的烟火气息。而起义时用的枪、刀等实物,更是直接见证了那段激烈的革命斗争岁月,它们虽然历经沧桑,但依然散发着坚韧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
除了实物展品,馆内还陈列了大量的文字、图片资料。这些资料详细地记录了罗荣桓元帅在通城的革命活动,以及通城县人民的革命斗争史。通过这些文字和图片,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那段历史,深入感受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精神。
为了让游客更好地理解历史,纪念馆采用了多种展示形式。群雕生动地展现了革命场景,人物形象逼真,动作和表情都充满了张力,让人仿佛置身于当年的战斗之中。场景还原更是独具匠心,通过布置模拟的环境、道具等,再现了罗荣桓元帅领导农民起义的场景,让游客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还原的农民自卫军营地,摆放着简陋的床铺、武器和生活用品,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坚定的革命意志。
走出纪念馆,便是宽阔的元帅广场。元帅广场占地面积广阔,地面平坦整洁,四周绿树成荫,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参观和休息空间。广场上常常有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他们或是在广场上漫步,感受着这里的宁静与庄严;或是在广场上拍照留念,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
广场的正中央,矗立着罗荣桓元帅雕像。这座雕像造型独特,生动地展现了罗荣桓元帅奔赴通城参与领导鄂南秋收暴动时的英姿。他身着长衫,步伐坚定,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雕像高度经过精心设计,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它不仅仅是对罗荣桓元帅个人的纪念,更是对那段革命历史的铭记,激励着后人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每一位来到广场的游客,都会被这座雕像所吸引,在雕像前驻足凝视,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
对于党员干部而言,罗荣桓元帅早期革命纪念馆是一座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课堂。在这里,他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早期的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深刻体会罗荣桓元帅等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理想信念、忠诚的政治品格和无私的奉献精神。通过参观学习,党员干部能够更加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增强党性修养,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进的力量。许多党组织会组织党员干部前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元帅广场重温入党誓词,在纪念馆内聆听革命故事,接受心灵的洗礼。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党的初心和使命,也能激励他们在工作中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罗荣桓元帅早期革命纪念馆是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在这里,青少年学生可以了解到革命历史的波澜壮阔,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馆内丰富的展品和生动的展示形式,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参观,他们可以学习到罗荣桓元帅等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同时,这也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不少学校会组织学生前来参观学习,开展研学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革命精神的力量,传承红色基因。
对于历史文化爱好者来说,罗荣桓元帅早期革命纪念馆无疑是一个宝藏之地。这里为他们提供了深入了解通城县革命斗争史和罗荣桓元帅早期革命活动的平台。他们可以通过馆内的文物、资料和展示,探究历史的细节,挖掘背后的故事。从革命时期的社会背景到具体的战斗过程,从罗荣桓元帅的个人成长经历到他的军事思想和政治理念,都能满足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渴望。他们在这里可以与历史对话,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沧桑,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历史文化知识储备,提升对历史文化的研究和理解能力。
罗荣桓元帅早期革命纪念馆免费向公众开放,这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一个无需经济负担,就能深入了解革命历史的机会。开放时间通常为 [具体开放时间],建议游客提前查询官方渠道或致电咨询,以确保行程顺利。在节假日或特殊纪念日,纪念馆可能会调整开放时间,比如在清明节、建军节等重要节日,可能会延长开放时间,以满足更多人缅怀先烈的需求。同时,为了保证游客的参观体验,纪念馆可能会在客流量较大时采取限流措施,所以提前规划好行程,避开人流高峰时段是个不错的选择。
进入纪念馆,就仿佛踏入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我们应怀着崇敬之心,维护好这份庄严与肃穆。在馆内,务必保持安静,轻声交谈,避免大声喧哗,以免惊扰到其他参观者,也影响对革命先辈英勇事迹的沉浸感。严禁触摸展品,这些珍贵的文物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任何不当的触摸都可能对它们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要自觉遵守馆内的各项规定,不随意丢弃垃圾,按照指示标识有序参观。在拍照留念时,关闭闪光灯,避免对文物和展品造成光损害。尊重馆内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他们不辞辛劳地为大家提供讲解和服务,我们应以礼貌和感激回应他们的付出。
周边的餐饮选择丰富多样,能满足不同游客的口味需求。在塘湖镇,有许多当地特色的餐馆,如 [餐馆名称 1],这里的招牌菜有当地的特色农家菜,如土鸡汤、腊肉炒笋等,食材新鲜,原汁原味,让你品尝到地道的乡村风味;还有 [餐馆名称 2],以其独特的烹饪手法和实惠的价格受到游客的喜爱,特色菜品有通城麦市干子,口感劲道,豆香浓郁。如果需要住宿,附近的民宿和酒店为你提供舒适的休息场所。像 [民宿名称 1],装修风格简约温馨,房间干净整洁,还能让你体验到当地的风土人情;[酒店名称 1] 则设施齐全,服务周到,为你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此外,广场西面设有通城土特产展销区,你可以在这里购买到通城的特色产品,如麦市干子、黄袍山油茶等,作为伴手礼送给亲朋好友,让他们也能感受到通城的独特魅力。
罗荣桓元帅早期革命纪念馆,宛如一座屹立在时光长河中的精神丰碑。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是对罗荣桓元帅早期革命生涯的深情回望,更是对那段波澜壮阔革命岁月的生动见证。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无畏;感受到了他们为了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独立,无私奉献、前赴后继的伟大精神。
这座纪念馆不仅是通城的骄傲,更是全民族的精神财富。它为党员干部提供了党性修养的课堂,为青少年学生点亮了理想信念的灯塔,为历史文化爱好者打开了探索革命历史的大门。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都会被深深触动,心灵得到洗礼,精神得到升华。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着革命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能忘记那些为了今天的幸福而付出生命的英雄们。在此,诚挚地呼吁大家,走进罗荣桓元帅早期革命纪念馆,去聆听历史的声音,去感受革命精神的力量。让我们将这份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代代相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