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湖北咸宁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473号
2024-12-24
咸宁,这座位于湖北南部的城市,山水相依,景色宜人,不仅有着秀美的自然风光,还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而在咸宁的众多美食中,簰洲圆子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独特的魅力,深受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喜爱,在咸宁的饮食文化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簰洲圆子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相传楚文王极爱食鱼,每餐必备。然而,一次鱼刺卡喉的经历让他大发雷霆,下令将司宴官斩首,此后众人皆不敢为其做鱼。但楚文王又难以割舍对鱼的喜爱,于是一位来自簰洲的厨师挺身而出,他将鱼斩头去尾、剥皮剔刺,把鱼肉剁成细茸,加入佐料后做成鱼丸。这种鱼丸口感鲜美,且无鱼刺之忧,楚文王品尝后龙颜大悦,从此做鱼丸便成了簰洲的一绝,并逐渐成为宫廷膳食的名馔。因忌讳 “丸” 谐音同 “完”,后被下令改称 “圆子”。
岁月流转,簰洲圆子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传承与发展。到了公元 1557 年,明世宗朱厚熜巡视江南,途经嘉鱼簰洲湾。地方官员征集当地名厨精心制作鱼圆呈上,明世宗品尝后大为赞赏,回京后仍对其念念不忘,时常索贡。这使得簰洲圆子名声大震,成为了众人皆知的美食。
簰洲圆子的主要食材包括鲜鱼(以鱤鱼为佳,鲭、草、鲤亦可)和猪肉膘。鲜鱼需选用西流湾新鲜的上等大活鱼,如白鱼、鳡鱼、青鱼、草鱼等,这里的鱼得益于长江回流湾的独特环境,肉质格外鲜嫩肥美。而猪肉膘则要挑选新鲜、质地优良的,为圆子增添丰富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食材的新鲜度和高品质是制作出口感鲜美、令人回味无穷的簰洲圆子的首要条件。
其制作步骤颇为复杂,需精心操作。首先将鱼宰杀后取鱼白剁成茸,这要求厨师手法娴熟,力度均匀,以保证鱼茸的细腻质感。接着把猪肉膘切成丁状,随后将生粉、鸡蛋清、姜葱水、盐、鸡精、白胡椒、虾米、黄豆酱等与鱼茸、肉膘丁混合,用力搅拌打上劲,使各种食材充分融合,让圆子富有弹性和韧性。在搅拌过程中,要注意顺着同一方向,这样才能使圆子的口感更加紧实。
而后,蒸锅烧至沸腾,把上劲的鱼茸挤成丸子状上笼蒸。蒸制过程尤为关键,需蒸约 8 分钟,且要潮隔(进出蒸笼两次)。先蒸至三四成熟,此时圆子已初步成型,再倒扣出来复蒸,让蒸气在鱼圆中充分渗透,使多种食材的味道充分融合,这样蒸出的鱼圆有形有味,嫩滑鲜香。若火候过大或时间过长,圆子会变老变硬,失去其鲜嫩的口感;反之,若火候不足或时间过短,圆子则可能不熟,影响食用安全和口感。
簰洲圆子的口感堪称一绝,与其他常见丸子有着明显区别。它入口的瞬间,首先感受到的是鲜鱼带来的嫩滑,那细腻的质感仿佛在舌尖上轻盈地滑动,如同丝绸拂过肌肤一般。紧接着,猪肉的香醇味道弥漫开来,为圆子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和浓郁的风味。其弹性十足,咬下去时,能明显感觉到圆子的韧性,却又不失柔软,在牙齿间微微回弹,给人一种愉悦的咀嚼体验。这种独特的口感,无论是与单纯的鱼丸相比,缺少了猪肉带来的醇厚香味;还是相较于普通的肉丸,又多了鲜鱼的清新与嫩滑,都显得独树一帜,令人回味无穷。
簰洲圆子价格亲民,让普通百姓都能轻松品尝到这一美味。市场上,不同包装和规格的簰洲圆子价格各异。例如,在咸宁首届 “直播助农” 活动中,原价 278 元的 “西流湾” 簰洲圆子草鱼礼盒,直播价仅需 200 元 / 盒包邮;原价 58 元的簰洲湾圆子 500g 真空包装,到市商务局楼下咸宁土特产扶贫馆自提仅 30 元一份。普通的袋装或盒装簰洲圆子,价格一般在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其价格会因品牌、包装、重量等因素有所波动。无论是作为日常餐桌上的佳肴,还是馈赠亲友的礼品,簰洲圆子都不会给消费者带来太大的经济负担,可谓是物美价廉的美食代表。
簰洲圆子的食用方式丰富多样,为人们带来了不同的美食体验。它既可以煮食,将圆子放入煮沸的汤水中,煮至熟透,搭配上鲜美的汤汁,如鸡汤、鱼汤等,让圆子充分吸收汤汁的浓郁味道,一口咬下去,汁水四溢,鲜美无比。也可用于炒制,与蔬菜、肉类等食材一同炒制,圆子的嫩滑与其他食材的口感相互交融,创造出独特的风味。还能涮火锅,在热气腾腾的火锅中涮煮簰洲圆子,待其浮起后捞出,此时的圆子吸收了火锅底料的香辣味道,同时又保留了自身的鲜美,别有一番风味。
然而,在尽情享受簰洲圆子美味的同时,也有一些忌口事项需要注意。由于簰洲圆子含有鲜鱼和猪肉成分,对鱼、猪肉过敏者不宜食用,以免引发过敏反应,影响身体健康。此外,簰洲圆子在烹饪过程中可能会添加一些调料,如盐、鸡精、白胡椒等,对于有特殊饮食限制或患有某些疾病(如高血压、肾病等)的人群,应根据自身情况适量食用或在医生的指导下食用。
在簰洲湾的风俗中,“无圆不成席” 的说法深入人心。无论是婚丧嫁娶、乔迁升学的宴席,还是逢年过节的家人团聚,簰洲圆子都是必备菜肴。簰洲人把赴宴统称为 “吃圆子”,有趣的是,这圆子并非在席间食用,而是在散宴时,客人每人可分上几个带回去。这一习俗已绵延数百年,尽管大多数簰洲人已不太清楚其背后的深意,但 “吃圆子” 早已成为乡情交融的独特行为方式,被默默遵从。圆子做得好坏,甚至成为评判宴席优劣的重要标准,一桌宴席若没有可口的圆子,便难以称之为成功。
小小圆子,承载着簰洲人的情感与文化。它是团圆与分享的象征,犹如一个情感的纽带,将人们紧密相连。每一颗圆子都仿佛在诉说着簰洲人的故事,浓缩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蕴藏着这片土地独特的文化与秉性。在簰洲人的心中,簰洲圆子与乡音一样,是浓浓的乡愁记忆,是舌尖上那一抹难以忘怀的乡情回味。